粵港澳大灣區去九宮格見證新材料發展現狀和策略研究_中國網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自2019年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粵港澳大灣區GDP規模持續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不斷向著國際一流灣區的目標踏浪前行。與此同時,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長期引以為傲的制造業也面臨著必須要轉型升級的內外壓力,迫切需要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推動灣區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新材料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源動力,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其發展水平代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科研水平和先進制造業水平。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質生產力亟須新材料科技與產業的支撐與引領。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全國最大規模的新材料應用市場,正在建設全球一流的新材料原始創新策源地,具備靈活的體制機制和高度發達的創新創業生態,在材料科技和產業發展方面位居全國前列,但在全球價值鏈分工、科技創新支撐產業創新、區域協同發展等方面存在諸多挑戰。本文深入梳理了粵港澳大灣區在材料科學、產業的基礎、優勢、問題,并圍繞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材料科學、技術、產業集群提出了若干建議,以期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材料科技創新中心和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材料和制造產業體系建設提供參考。

粵港澳大灣區材料科學、產業基礎、優勢及問題概述

發展基礎

科技發展基本情況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新材料科技創新綜合能力最為突出的區域之一,擁有一批全國知名的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在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等領域位居全國前列。總體來看,依托3種類型的創新主體,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初步形成了覆蓋新材料基礎研究到產業轉化的全鏈條創新布局。第一類創新主體依托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東省科學院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傳統“大院大所”,側重于以原始創新和人才培養為導向,聚焦光電材料、量子材料等領域開展體系化、探索性、應用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第二類創新主體依托金發科技、風華高科、華星光電、藍思科技等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側重于以市場化為導向,在高分子材料、新型電子元器件、新型顯示關鍵材料等領域開展產業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第三類創新主體依托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等新型重大創新平臺,以覆蓋從基礎研究到產業轉化的全鏈條創新模式為導向,圍繞新能源電池材料、半導體材料、先進金屬材料、納米材料、前沿材料等領域,應用數據驅動、材料基因工程、人工智能(AI)等新的研發范式,開展科學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研發服務活動。

基于全鏈條創新布局,大灣區在新材料領域創新實力不斷提升,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例如,在塑性熱電材料領域,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面向人體體溫發電與體溫控制等應用場景,制備出厘米級高品質鉍化鎂單晶,兼具出色塑性變形能力與優異熱電性能;在超導材料領域,中山大學團隊首次發現在14 GPa壓力下達到液氮溫區的鎳氧化物超導體,將有望推動破解高溫超導機理,使設計和預測高溫超導材料成為可能;在材料計算模擬領域,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發了一種原子尺度的通用力場AI大模型,可廣泛支持物質物理、材料學、化學等諸多領域,有望變革性地改變物質科學領域的計算模擬方式。

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內重要的綜合性新材料產業集群所在地。在產業規模方面,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產值增加值年均增長率達5.45%,超過粵港澳大灣區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率;廣東省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從2019年約2.2萬億元增長至2023年約2.8萬億元,占“雙十”產業集群總營收比重達12.48%;說明新材料產業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柱。在空間布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新材料產業優勢方向各有側重(表1),其中廣州、深圳在智能、仿生與超材料、低維及納米材料、電子新材料及電子化學品、新型半導體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等前沿特色領域具有發展優勢;東莞、惠州、中山等7個珠三角節點城市側重發展有色金屬、建筑材料、化工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等基礎性、支撐性材料領域;香港、澳門側重材料研發,產業規模相對較小。

總體來看,基于細分領域產業成熟度及階段性特征差異,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推進“支柱—新興—未來”(先進材料—前沿新材料—未來材料)3級新材料產業共同發展、分類培育。先進材料支柱產業。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發展的先進材料產業涵蓋化工材料、建筑材料、綠色鋼鐵、有色金屬、稀土材料等領域,具有產業成熟度高、市場需求大、應用場景廣闊的特征。2022年,廣東省先進材料產業集群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占全省工業比重約14.8%,說明先進材料產業已成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產業、支柱產業。前沿新材料新興產業。前沿新材料是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和顛覆性的新材料,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和重大應用前景。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發展的前沿新材料產業包括高性能纖維,新型半導體材料,電子新材料及電子化學品,新型復合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材料先進研發、制備和檢測、驗證服務等12大領域。未來材料產業。未來材料產業是基于材料領域重大科技創新、顛覆性材料或技術突破和技術產業化而形成的,面向未來、決定未來產業競爭力的先導性產業。粵港澳大灣區未來材料產業將重點圍繞仿生智能、先進金屬、超導、納米、新能源、信息材料等領域發展布局。

發展優勢

擁有全國最大規模的新材料應用市場

新材料位于產業鏈分工上游,其發展與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高技術新興產業的應用需求緊密相關。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先進制造業布局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擁有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高端裝備、新型顯示、生物醫藥等一大批產業規模大、發展速度快、創新需求強的戰略性產業。背靠全國最大的新材料應用市場,上游材料產業獲得了充分的發展空間。表2列示了大灣區重點培育的材料領域及其所處的產業鏈和鏈主企業代表。

以電子信息制造業為例,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我國最大規模電子信息終端制造業,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電子消費品等產業鏈上匯集粵芯半導體、華星光電、華為等大量終端龍頭企業,并以此為牽引帶動了電子新材料的發展。

正在形成全球一流的新材料原始創新策源地

粵港澳大灣區已建成及正在規劃建設有中國散裂中子源、先進阿秒激光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平臺、大裝置。這些大平臺、大裝置及其綜合效應為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一流的材料原始創新策源地提供有力支撐。其中,中國散裂中子源是繼美國、日本、英國的全球第4臺脈沖式散裂中子源,也是最早落地大灣區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可以比喻為一臺材料研究的超級“顯微鏡”,在“透視”材料微觀結構和性能、研發新型前沿材料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進阿秒激光設施建成后綜合指標有望領先國際水平,成為亞洲首個、世界第2個阿秒脈沖大科學裝置,它可以比喻為一臺超快“攝像機”,可為新材料領域諸多重大基礎科學問題的突破提供強勁推力;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建設的重要科研機構,具備一流的材料制備、表征、計算和加工的平臺,以“產品”為核心,致力探索“前沿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產業技術研究→產業轉化”的全鏈條材料創新模式。

擁有高度發達的創新創業生態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先期報告顯示,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連續5年排名高居全球第2位,說明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全球最具創新創業活力的地區之一。高度發達的創新創業生態為材料科技與產業蓬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金融方面,新材料研發具有高投入、高門檻的特點,需要成熟的金融市場和大量社會資本的支持;香港金融服務業優勢明顯,澳門經濟貿易環境自由開放,伴隨粵港澳跨境融資通道逐步放寬,三地金融領域創新要素高效聯動,可為粵港澳大灣區內相關企業提供良好的融資渠道,實現金融服務與材料科技協同創新。人才方面,粵港澳大灣區依托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創新平臺,培育、集聚了大量的材料領域高端人才,良好的創新環境有效推動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為粵港澳大灣區材料新質生產力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根基。制度方面,粵港澳大灣區一方面通過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規范研發機構建設管理、落實以產業數據和專利數據為基礎的專利導航決策機制,完善區域創新生態建設;另一方面在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方面積極探索,不斷促進跨區域技術合作資源的合理配置、完善重大平臺合作等體制機制,夯實了新材料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的制度基礎。

存在的主要問題

新材料產業總體處于全球價值鏈分工中低端

從材料產業全世界發展現狀看,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產業鏈整體水平不高,特別是部分關鍵原材料、核心工藝技術、裝備等受制于人。以有色金屬材料為例,粵港澳大灣區雖然是鋁和銅的主要加工地,但生產所需的原鋁錠坯和精煉銅幾乎都需要從外部購入;鋁、銅、鉛鋅和稀土冶煉加工用的大型、高精度熔煉設備、擠壓設備、燒結設備和高端檢測計量儀器部分需從歐洲、日本和美國等國家和地區進口。同時,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等部分應用領域關鍵性材料自主保障能力不足,嚴重制約高端制造業發展,如在集成電路領域,最先進的ArF和極紫外光刻(EUV)工藝光刻膠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此外,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產業主要產品平均能耗和固廢資源綜合利用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綠色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產業創新的能力薄弱

粵港澳大灣區材料科技創新及轉化能力有待提升,尚不能有效支撐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原始創新經驗累積尚且不足。雖然大灣區正在建設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但大平臺、大裝置孕育出成果和人才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周期,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在材料領域仍然欠缺的先進設計理論與研究手段,具有先導性、引領性和顛覆性的前沿材料積累相對不足,部分技術還處于研發測試階段;科技創新轉化能力不足。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貫穿前沿、技術、產業的全鏈條創新體制機制仍然有待健全,尤其是研發及生產高端裝備、小中試開發驗證公共平臺等基礎保障能力薄弱,行業標準不規范,導致部分材料樣品難以走出實驗室,生產成本高,制約了新材料的市場化應用。

同質化無序競爭阻礙新材料科技、產業區域協調發展

大灣區內部發展協調性不足,部分地區之前存在無序競爭與低水平同質發展現象,區域分工合作有待加強。要素流動不暢。由于在材料領域缺乏制度層面的統一設計,粵港澳三地在人才、資本、市場方面的比較優勢未能充分發揮,制約了創新效率的提升。跨區域合作機制不健全。地域之間存在無序競爭、資源重復投入的問題,造成了資源稟賦的浪費,不利于形成大灣區材料科技與產業的合理分工。

關鍵材料的發展缺乏長期的戰略規劃和持續性投入

新材料的創制和性能優化需要的周期長、投入大。一種新材料從實驗室研發到走向市場,一般需要20年左右的周期,關鍵材料的發展需要長期的戰略規劃、持續性的投入及多主體的協同。但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主體普遍欠缺面向新材料領域的戰略研究能力,無法有效識別關鍵前沿技術與科技問題,也難以構建有效的創新路徑,導致創新資源錯配、浪費等一系列問題,最終影響了材料研發的進程。此外,由于新的材料研發范式如材料基因工程、大數據、AI等尚未能普遍且有效運用,傳統的研發方式很難縮短研發周期,實現對國外先進材料的追趕、超越和引領。

如何在大灣區發展材料科學、技術、產業

發揮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大裝置大平臺作用

當前,材料科學研究正向極微觀深入、向極端條件邁進、向極綜合交叉發力,基礎性科學問題的解決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越來越依賴具備國際一流材料科學研究人才、條件、獨特的設備,且能夠整合創新資源、集聚科技人才、構建協作網絡大裝置大平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形成全球一流的新材料原始創新策源地,集聚了中國散裂中子源、先進阿秒激光等大裝置,以及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大平臺。因此,建議持續支持這些大平臺和大裝置的發展和升級,充分發揮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大裝置大平臺的作用,加強開放合作力度,開展高水平的材料科學前沿科學研究,推進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材料產業集群內核。

瞄準材料前沿打造原始創新高地。建議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裝置大平臺集聚的突出優勢,瞄準量子材料、高溫合金、極端環境下服役的新材料等一大批材料科學,以及相關交叉學科領域前沿性、基礎性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策劃發起創新聯合體攻關計劃或國際大科學計劃,開展世界一流水平原始創新研究,產出具有鮮明粵港澳國家科學中心特色的原始研究成果,提升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為我國在下一代電子器件、量子信息、先進制造、清潔能源等未來產業的競爭中取得主動權提供有力支撐。

聚焦重點產業需求推進關鍵核心材料研發。大裝置、大平臺的集聚壯大則可以為產業關鍵材料研發提供一流的設備條件、一流的科學家、一流的工程師等創新要素。在此基礎上,通過強化應用牽引、整機帶動的理念,以大裝置、大平臺為關鍵樞紐,聯合先進材料研發生產企業和下游龍頭應用單位協同攻關,加快突破一批材料及器件制備的關鍵技術和工程化工藝,提升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自主可控能力。

依托優勢方向打造未來產業集群內核。當前,依托于前期布局的材料領域大裝置大平臺,粵港澳大灣區目前已積累了一批顛覆性原創成果、孵化出了一批優秀的初創企業。應積極探索依托大裝置、大平臺實現從材料創新突破到產業集群培育跨越的路徑。具體來講,建議以關鍵材料開放供給和產業化項目組團落地為種子,吸引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各類產業要素向大裝置大平臺周邊集聚,以創新社區、產業園區等為載體構建產業集群內核,培育產業鏈創新生態,支撐大灣區培育發展未來產業。例如,可依托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打造新能源材料集群內核、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集群內核,依托中國散裂中子源打造核醫學產業集群內核,依托先進阿秒激光大裝置打造高端激光器產業集群內核,依托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打造納米材料集群內核等。

深入推進以AI為牽引的材料研究新范式運用

近年來,隨著數據科學和AI技術快速發展并進入實用化階段,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研究(AI for Science)正在成為一種革命性的科學研究范式,并時租初步在蛋白質結構預測、新冠藥物設計、高溫塊體金屬玻璃研發等具體應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材料領域則是AI for Science最為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相關的研究如材料基因工程已經在新材料研發和性能優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粵港澳大灣區在材料基因工程領域雖然起步較晚,但卻具備發展材料基因工程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基礎:深圳、廣州、香港等城市正在打造全球AI發展高地;東莞松山湖科學城會議室出租正在形成全球一流的材料科學研究重大創新平臺、大科學裝置集群,為在材料研發中引入材料基因和AI新范式打下良好基礎;區域內戰略性產業高速發展對新材料持續增長的應用需求等。因此,建議充分利用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材料基因工程的優勢條件,謀劃建設材料基因工程國家級創新平臺,并以需求為牽引賦能大灣區乃至我國材料科學及產業發展。

推動AI、大數據領域創新資源跨區域跨平臺精準賦能。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乃至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例如,深圳布局有鵬城實驗室、“鵬城云腦”等一批創新平臺,擁有華為、騰訊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企業,并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初步形成了覆蓋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完整人工智能產業鏈;香港具有全球化的教育、科研、人才及數據資源,AI相關學科研究水平位居全球前列。得益于良好的創新及產業發展條件,廣東省人民政府提出到2025年“將廣東打造成為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引領地,構建全國智能算力樞紐中心、粵港澳大灣區數據特區、場景應用全國示范高地”的目標,并提出了AI賦能千行百業若干措施,香港也提出要發展成AI及大數據產業的新興樞紐的愿景。但現階段,AI賦能的重點仍在實體經濟、社會治理、智慧民生、數字消費等垂直方向,科學研究仍被忽視。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政策層面強化AI for Science的重要性,發揮AI對材料科學研究的推動支撐作用,引導AI科技、人才、資金、平臺、數據等要素向以材料科學為代表的研究領域流動,完善不同學科領域創新主體的協作機制,提升各地區在公共創新資源和基礎設施的共享水平,鼓勵人才、算力等要素跨區域流動,讓粵港澳大灣區AI優勢加快轉化形成發展材料基因工程的強大支撐。

以材料基因工程國家級創新平臺為核心完善創新體系布局。發展材料基因工程,必須要將AI、大數據技術與材料研發技術深度融合,構建先進實驗工具、模型計算手段與數據無縫銜接的新型材料創新技術體系,這就需要構建一個專門的研究平臺。目前,在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已經匯集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中國散裂中子源、先進阿秒激光等一批材料領域的大平臺、大裝置。其中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材料計算與數據庫公共平臺初步建成了我國首個世界級材料科學數據庫,并對外開放提供材料科學算法研發、材料計算服務等服務,改變此領域歐美幾家獨大而我們長期依賴舶來品的跟隨局面;此外,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還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界有著密切且廣泛的合作。因此,建議可以依托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謀劃建設如材料基因全國重點實驗室等這樣的國家級創新平臺,以構建世界領先的高通量材料計算方法及數據庫和人工智能賦能材料研發技術為建設核心,凝聚國內基因工程研究力量,打造一支在材料基因研究、新材料研發和應用領域的戰略科技力量。

以需求為牽引賦能大灣區乃至我國材料科學及產業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體系完備,正積極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未來產業的培育都會催生大量新材料研發需求。從機器學習角度和提速材料設計角度來看,以優化性能為導向的材料設計,即“性能需求反溯微結構設計”,在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廣泛的現實需求和巨大的應用市場。因此,建議以粵港澳大灣區信息產業等重點產業所催生出的新材料需求為牽引,以前沿材料小樹屋在重點領域的迭代應用為導向,依托材料基因工程創新平臺,大力推進產學研需求對接,在下游應用市場中挖掘出亟須解決的科研和工業應用領域中的材料科學難題真需求真問題,統籌多方力量開展協同攻關,重點突破全球范圍有迫切需求和目前國內有領先技術的“核關高”材料。以此為突破口,攻關關鍵零部件和元器件技術研發,形成能夠普遍適用的新技術研發路徑,實現新材料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時租場地用大灣區機制體制優勢推動前沿、應用、產業全鏈條模式發展

新材料是新質生產力的源動力,“前沿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產業技術研究—產業轉化”全鏈條發展模式是新材料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的必經之路和必然要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開發布5年來,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以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牽引,營造了新材料蓬勃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但由于貫穿創新全鏈條的體制機制尚未健全,科技創新尚且不能有力支撐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因此,建議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機制體制靈活的優勢,從制度層面加強教育、人才、金融、產業等政策的全鏈條一體化配置,打造部門協同、區域協同的全鏈條創新政策體系。

發揮“政府+市場”兩種資源各自優勢,構建政產金融合發展機制。在前沿基礎研究環節,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發揮粵港、粵澳科技創新聯合資助專題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材料科學發展中的重大牽引作用,合理布局科技專項;同時完善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引導有能力的企業加強對前端基礎研究和競爭前技術的投入。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關鍵環節,推動政產金合理分工,其中政府負責制定政策、搭建平臺和提供服務等,產業界可以負責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金融界提供融資支持、風險評估和資本運作,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同時引導設立容錯性更高、投資周期更長、評價體系更科學的成果轉化基金或直投體系。在產業化環節,整合粵港澳大灣區新興行業下游市場,以應用為導向開展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深入探索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運用市場化手段突破新材料早期市場瓶頸,合理分擔新材料應用示范的風險;同時充分利用粵港澳資金市場優勢和資金互通機制,吸引國際資本支撐產業成長。

完善“戰略科學家-卓越工程師-領軍企業家”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全方位培育引進用好人才。人才培育方面,將高校人才學科培養布局與全鏈條布局協同銜接,進行特色化學科建設,鼓勵產學研通過共建課程、研發合作、在職培訓、設立實訓基地等方式開展協小樹屋同育人,培養材料領域的應用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師;人才引進方面,進一步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內人才流動機制,鼓勵材料高技術人才交往交流,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引進高層次、創新型領軍人才和團隊,鼓勵采取技術或知識產權入股等激勵措施吸引人才;人才使用方面,制定靈活的人事管理制度與利益分配機制,破除“四唯”現象,為人才松綁,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聚焦創新鏈薄弱環節,完善概念驗證和中試體系。概念驗證中心是跨越科技成果轉化“死亡之谷”的第一步,中試服務定位于創新鏈中下游,是從研到產的“中間站”和緊密鏈接創新鏈上下游的重要橋梁。長期以來,概念驗證和中試能力薄弱被認為是制約新材料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要瓶頸,也是整個創新鏈最為薄弱的環節。建議圍繞粵港澳大灣區材料領域的概念驗證和中試服務需求,加速升級現有平臺資源,從科技成果的遴選體系、項目資助機制和監督管理等方面完善政策體系,加速國產材料及技術工藝的驗證熟化、工程化放大和可靠性驗證。

打造一流材料智庫引領材料科學、產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強化科技戰略咨詢,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作為全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高地,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制造業門類最全、產業鏈最完整、市場最活躍的地區,也是西方國家針對中國出口管制的“重災區”,亟須加強對粵港澳大灣區材料科學、產業的戰略研究,提升新材料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更好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安全性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因此,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探索建立一流戰略科學家為主導的材料智庫,充分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家教場地團作用,從前沿科學研究與關鍵技術攻關布局、源頭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路徑、現代化材料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開展戰略研究,面向政產學研等相關各方提供高水平決策咨詢服務。

提出前沿科學研究與關鍵技術攻關布局建議。以智庫為核心構建“小核心、大協作”的材料科技發展戰略專家庫,重點凝聚一批材料不同細分領域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戰略科學家;著力發揮戰略科學家等一流科技戰略人才領銜作用,會同重點企業高級技術專家、政府決策管理人員、投資專家等跨學科、跨部門的相關專家共同研判材料領域前沿科學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問題,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產業基礎確立戰略科技方向,提出相應的發展規劃和任務舉措,推動一批戰略性科學計劃、重大科技項目、大科學工程等落地實施。依托智庫開展常態化的國內外材料科技發展動態情報分析,常態化梳理材料領域科技、政策最新進展,形成情報產品供決策人員、科研人員參考。

凝練產業技術源頭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路徑。當前,基礎研究已經逐步展現出對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技術發展的帶動作用,并進而演化出“有組織的基礎研究”這一新模式。隨著大裝置、大平臺的聚集,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基礎研究能力正在向更高水平躍遷,2024年,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這就要求必須探索出一條源頭創新引領產業技術創新的路徑。因此,應充分發揮材料智庫的戰略政策科學研究職能,深入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科研院所、大裝置、大平臺、企業等不同創新主體,梳理凝練各類創新主體在推動新材料技術源頭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實踐經驗,形成具有前瞻性、預見性、可復制、可推廣的政策舉措,服務大灣區新材料科學、產業發展。

支撐現代化材料產業體系頂層設計與生態建設。充分發揮材料智庫專業化、科學化和學科化的優勢,圍繞大灣區“支柱—新興—未來(先進材料—前沿新材料—未來材料)”共同發展的現代化材料產業體系布局,支撐政府部門制定遵循技術和產業演化規律的發展規劃,分類開展產業技術研判和產業化路徑研究,編制產業重點領域培育路線圖;常態化組織專家對集群重點企業、科研單位和重點項目開展調研,及時了解產業發展動態和行業共性問題,提出產業發展相關建議;支持舉辦材料領域高水平的科技及產業重大活動,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積極搭建平臺對科技成果對接平臺,吸引國內外優秀新材料科技成果到大灣區落地轉化等。

(作者:趙紫威、王燦、黃慶禮,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汪衛華,松山湖材料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