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共同組建公司,發展珍稀食用菌產業;攜手打造鄉村游品牌,推動農文旅融合;與商超結對合作,促進農產品拓銷路、提質量……近年來,湖北武漢實施“國企聯村”行動,鼓勵引導市屬國有企業與鄉村開展項目聯建,為鄉村產業振興賦能。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近年來,湖北武漢實施“國企聯村”行動,通過鼓勵引導市屬國有企業與鄉村開展項目聯建,探索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徑。
據統計,2021年以來,武漢已有7家市屬一級企業、59家二級企業參與這一行動,累計投入項目資金4.89億元,興建85個產業項目,帶動281個行政村年均增收近10萬元。
村企雙向選擇
共同投資興業
清晨7點,武漢市黃陂區羅漢寺街白塘交流村村民劉大美騎上電動車出門,不一會兒就到了武漢農之興科技有限公司。她打開恒溫車間的大門,只見3排菌菇床上長滿了鮮嫩的赤松茸。清理、打包、裝箱,新鮮的赤松茸被裝進兩家大型農貿市場的冷鏈物流車里。“每天早晚各采摘一次,一個月工資有三四千元,還方便照顧家里。”劉大美笑著說。
2021年,武漢市啟動“國企聯村”行動,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似、資源相似的原則,整合4—6個行政村組成片區。通過對接,白塘村和南新村、新陽村等4個村組成的白塘片區與武漢農業集團股權投資公司實現了雙向選擇。
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后,雙方最終確定發展珍稀食用菌產業,之后又引入一家長期開展珍稀食用菌生產銷售的民營企業——湖南蘑蘑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資組建農之興公司。白塘片區4個村以白塘片區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的名義投資入股252萬元,成了農之興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占股30%以上。
從種植黑皮雞樅菌,擴展到種植赤松茸、靈芝等,2022年投產的白塘片區珍稀食用菌生產項目,2023年銷售收入超500萬元。2024年8月,二期項目也建成投產。
目前,農之興公司已經在其他村建設新的生產基地,當地一些種植大戶積極加入,帶動農戶增收、集體經濟發展。“2023年,白塘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從上年的14萬元增長到50多萬元。”白塘村黨支部書記吳海軍介紹時租空間。
整合多方資源
發展鄉村旅游
共享農場里,家長們帶著孩子認識各種蔬菜,并一起動手采摘新鮮蔬菜帶回家;荷塘里,孩子們穿著下水衣,在工作人員指導下采收蓮藕……冬日暖陽下,豐富多彩時租場地的活動讓小游客們感受到鄉村大地的饋贈。2024年10月以來,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街道李家店村的旅游產業紅紅火火,至11月底共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營業收入達50多萬元。“鄉村發展生機勃勃。”武漢林語生態集團林語未來村項目經理陳橙告訴記者。
2021年,童周嶺村、李家店村等4個村組成的五里界街童周嶺片區與武漢文旅集團旗下的武漢林語生態集團成功“牽手”,片區集體經濟合作社與武漢林語生態集團共同出資1000萬元,設立武漢童語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發展鄉村旅游。
陳橙通過市場調查,確定了發展親子游的思路,在“人無我有”上下功夫,整合武漢文旅集團豐富的演藝資源、文體活動資源和廣泛的宣傳渠道,拍視頻、上直播,很快令村子“火出圈”。李家店村村民王立春說,他家閑置多年的老房子以2萬多元的年租金租給公司,現已被改造成漂亮的民宿,受到游客歡迎。
“項目還帶動了不少年輕人回來創業。”陳橙說。回鄉開餐館、開民宿的村民多了起來,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美舞蹈教室術學院等高校也積極與李家店村對接,準備在這訪談里開展科普教育、為鄉村美化提供規劃設計服務等。不僅鄉村環境越來越美,年輕人也越來越多了。
農文旅融合是“國企聯村”的重要形式之一。武漢農業集團下屬的林業發展公司與新洲區鳳凰鎮民主片區聯合運營的武漢紅色原野生態發展有限公司,通過開發鄉村紅色旅游資源,發展研學游等,2021年至2023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近1133萬元,助力片區各村集體經濟累計增長60多萬元,村民累計增收315萬元。
拓展銷售渠道
提升產品品質
武漢市新洲區徐古街許易村新建的農產品分揀中心旁,一片1.4萬平方米的現代廠房正拔地而起。鄰近的謝園村里,藍莓基地旁1萬平方米瑜伽場地的新大棚已有了框架。“菌菇、藍莓、小香薯是我們的主打產品,但近年來市場逐漸飽和,產品不特不優的問題開始顯現。”徐古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漆求喜說。
轉機發生在2021年,徐古街綠化片區和武漢產業投資控股集團結對合作,不僅銷售難題解決了,產品質量也提升了。原來,武漢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旗下的武商集團、中百集團,是武漢市商貿物流業龍頭企業,武商超市、中百超市門店眾多。
“相比批發市場,超市對貨品品質要求更高,而且需要合作對象供貨量持續穩定、購銷手續規范。”武商集團武商超市副總經理肖生明說。為加強品控管理,綠化片區聯合黨委按武商集團的技術標準,建設了分揀中心,實現了初級農產品的分揀、包裝。綠化片區推動6個村的合作社達成合作,組建武漢菌霉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統一收儲收購6個村的農產品。2023年綠化片區食用菌、小香薯、藍莓實現銷售總收入76.4萬元。此外,分揀、物流等環節形成的工作崗位,為村民增收約13萬元。
“我們聯村不僅是提供銷售渠道,還通過帶動鄉村農產品提升品質、豐富品種、推廣品牌,最終增強其市場競爭力。”武漢產業投資控股集團黨委辦公室主任楊廷界說,現在集團已與19個片區結對,覆蓋108個行政村。